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故事

家教故事

没有笨孩子,只有笨家长

2010-01-28 16:12:00家教故事
生活中,经常有孩子被骂做“笨手笨脚”,似乎他们确实比聪明孩子反应迟钝。这些孩子上学以后问题更多:明明很用功,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可成绩就是上不去。面对老师、家长的

生活中,经常有孩子被骂做“笨手笨脚”,似乎他们确实比聪明孩子反应迟钝。这些孩子上学以后问题更多:明明很用功,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可成绩就是上不去。面对老师、家长的责备,他们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沮丧。但是,他们真的是天生愚笨吗?不一定。这些孩子之所以显得“笨”,大多数是人们的错觉,但对错觉习以为常,就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危害甚大。

故事一:内向不是愚笨

小魏的学习成绩很好,今年考上了山东大学经济系,同学们都很羡慕他,许多家长都把他当做榜样来教育孩子。可是,他在给中学同学的信中却表露了另外一番心情。他说,他在大学里感到烦躁不安,“谁都不相信,我一直有强烈的自卑感,对周围的事情很冷漠,什么也提不起我的兴趣。我总感觉别人在盯着我,自己压力很大”。原来,小魏从小是个内向的孩子,上幼儿园时就不爱说话,加上胆子小、反应慢,老师不喜欢他,经常说他是“木头”。家长也常常随口就说:“你这么笨,长大怎么办呢?”上小学以后,他努力学习,力争改变自己的“笨小孩”形象,可后来成绩出类拔萃了,他还是觉得自己很笨,常常有力不从心的焦虑感。别人羡慕他,他也知道,但就是摆脱不了那种恶劣的情绪。

点评:内向、不爱说话的“郭靖”式孩子常常被视为“笨”,大发明家爱迪生小的时候也曾经被他的班主任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幸运的是,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怀着对孩子的充分信任和合理期望把爱迪生接回家中,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千方百计鼓励爱迪生。爱迪生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大科学家,与他母亲恰当地运用期望效应是分不开的。孩子智力的开发有早有晚,聪明与不聪明是会互相转变的,古今中外有许多幼年时智力平平者,长大之后却成为杰出的人才。科学研究已经证明,除了智力因素以外,非智力因素同样是成才的关键因素,二者协同开发是成才的基本规律。正所谓:“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教育得法,皆能成才。”有些孩子由于有点小聪明,往往放松学习;相反,有的孩子本来较“笨”,由于家长注重增强他的自信心,鼓励他勤奋、拼搏,结果,原本的“笨”却变成了聪明的开端。

对策:家长对孩子恰当的期望常常可以发挥强大而神奇的威力。家长从孩子童年起就一定要充分信任他,要积极、正确、客观地评价孩子,让其扬长补短,努力挖掘潜力。在充分信任和精心培养下,孩子的长处和潜力才能得到更好发挥,长大后才能成为有用之材。

故事二:有趣的“罗森塔尔效应”

豆豆刚满5岁时,妈妈带他去学钢琴。第一节课是识五线谱,老师指着琴谱上的全音符笑眯眯地问豆豆:“你说这像什么呀?”显然,在老师看来,这是个比“1+1=2”更简单的问题,没想到豆豆却不吭声。妈妈一下子就急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不就是像个圈嘛,干吗想那么久!”回家的路上,妈妈余怒未消:“那么简单的问题你都答不出来,真是笨死了!”后来,耐心的老师才弄明白,原来豆豆知道全音符是个圈,可惜被妈妈左一个“笨”,右一个“笨”给吓回去了。豆豆上了小学后,数学老师出了一道作业题:“一根黄瓜要切几刀才能变成4段?”开始豆豆兴致勃勃地拿了一张字条在那儿比画。妈妈一见又气不打一处来:“还需要比?顺着切3刀不就完事了吗?你实在是笨啊!”其实豆豆早就知道那种简单的切法,他是在想,横一刀,竖一刀,只用两刀不是也能切出4节黄瓜段吗?妈妈的话挫伤了他的自尊心,他根本不敢再说出自己的答案。现在,豆豆一拿起书本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很笨!我什么也学不好!”老师对豆豆妈妈说:“豆豆其实很聪明,他经常有一些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实际上……”没等老师说完,豆豆妈妈就打断了老师的话:“我们豆豆从小就笨,没办法啊!”

点评:心理暗示对孩子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经把一些“聪明”的老鼠交给一位实验员训练,而把一些“不聪明”的老鼠交给另一位实验员训练。一段时间后,他把这些老鼠都放进迷宫里,结果那些“聪明”的老鼠比“不聪明”的老鼠灵巧得多,能更快找到出口。其实,罗森塔尔事先并没有考察过所有老鼠,“聪明”和“不聪明”只是实验员根据他的评价产生了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训练效果大大不同。罗森塔尔马上把这种实验方法推广到学校。他交给老师一份名单,说某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8个月后,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果然优于其他同学。其实他对这些学生同样没有考察过,只是照学生花名册随机列出来的--这就是教育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它告诉我们:孩子的自信心很容易受成人暗示的影响,并且常常是在做成功一件又一件事后逐步增强的。家长如果总觉得孩子笨,甚至将孩子的积极思考视为笨的标志,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定式,影响孩子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限制了智力的发展。

对策:首先要从人格上尊重孩子,不要让孩子处于被歧视和被漠视的地位,使孩子产生无形的羞辱感。其次,孩子需要表扬,需要鼓励,当家长或老师对孩子有更多的好感时,孩子受到激励后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天生愚笨、难以造就,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受到压抑,聪明才智就要大打折扣。聪明的家长应该对孩子多说鼓励的话,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你真棒!”“虽然成绩不理想,但你尽力了!”“你一定行!”等等。记住,世上没有笨孩子,只有笨家长!

故事三:“高标准,严要求”也要遵循科学规律

自从看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之后,小崔夫妇就给女儿改名“崔亦婷”,恨不得家里也出个哈佛女孩。婷婷很争气,3岁就能背上几十首唐诗。小崔夫妇喜上眉梢:“咱们婷婷还真是个小天才呢!”此后他们加快了早期教育的步伐,每天都要教孩子认20个汉字,解20道加减法数学题,英语、画画之类的更是一股脑儿全来了。结果,不堪重负的婷婷,智力发展的速度慢下来了。小崔夫妇以为是教育力度不够,对女儿的要求更严格了。这天,朋友来做客,妈妈想在朋友面前卖弄一番女儿的天才,“婷婷过来,给叔叔唱首英语歌!”婷婷很乖,照妈妈的话做了,可是唱到一半忽然卡壳了。一旁,婷婷爸爸早就写好了一道算术题:1+2+3……+98+99+100=?然后炫耀说:“这道题是大数学家高斯7岁时解答出来的,可是你知道吗?我们家婷婷5岁就会算了呢,不信叫她来试试!”朋友饶有兴趣地等婷婷解题,婷婷却拿着笔愣在那里。其实,这道题婷婷虽然听爸爸讲解过,但对其中的奥妙却是一知半解,这会儿一紧张,早把解题方法忘到九霄云外了。爸爸觉得很丢脸,脱口骂道:“你真笨!”从那以后,婷婷变得自卑起来,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做不来了。

点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量力而行。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往往认识不足,常常因失败而产生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如果不尽早克服,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一位心理医生说,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家长应该把孩子放在最低限度来看待。家长应该相信,每个孩子也都希望自己是个好孩子,如果他们有时达不到家长的要求,那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能力达不到,而家长往往认为那是他们没有努力,总是压制孩子,让他们顺从,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感受。其实感觉自己“笨”的孩子,心里一定不轻松,这对他们的成长危害很大。

对策:要注意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差,往往不是因为智力问题,而是因为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不好。比如学数学,有些孩子不是把所学的知识分类整理,循序渐进地学习,而是零打碎敲、杂乱无章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也分不清主次,摸不准联系,只凭感觉做习题,指望熟能生巧就能得高分。学习习惯也很重要,有的孩子事先不预习,没有长远规划,没有短期安排,今天不知道明天学什么,早上不知道下午干什么,看起来比别人忙,实际上效率很低。作为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对问题的理解力,而不是一味施以“填鸭式”教育。而且,家长人为地给孩子设置不切实际的“目标”是最要不得的,很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承受巨大压力,从而证明自己很“笨”。总之,世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懂科学教育的笨家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