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在线教育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教学改进永远在路上

2014-11-13 16:44:00行业动态
  今天的学校教育,正处在从生存型的教育朝着生活型的教育方向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这一教育转型,必须激发学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变革的力量;必须在

  今天的学校教育,正处在从生存型的教育朝着生活型的教育方向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这一教育转型,必须激发学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变革的力量;必须在事关学校发展的各项工作上精雕细琢,关注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产生的富有价值的经验;必须将办学质量作为提升学校“软实力”的核心,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必须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最高阶段,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发展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构建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新课堂,成为教育转型、内涵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多年前,本区域的教育情况是:初中教育相对薄弱,存在一些薄弱初中学校;名特教师在这个学段中最少,办学的差异较大,办学成绩不是十分理想。为了帮助我区的初中学校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转型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我区于2007年启动了《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虹口区区域推进初中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2009年,该课题被确立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同时被确立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课题组邀请了几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和本区所有的初中参加,共同探究如何通过教学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本课题中,有两个关键词非常重要:课堂、教学。课堂的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资源;教学的环节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是要通过对这些要素或者环节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当下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的路径和策略,用实证的方式分析和判断相关举措实施之后的效果,总结梳理相关的经验。为此,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宝塔式的课题群,从三个层面同步开始实践和研究:微观层面是基层学校关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改进研究;中观层面是具有区域引领、推广或保障性质的十个区级课题的研究;宏观层面是基于中微观层面的扎根理论研究,通过建立区域专业学学习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填平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的鸿沟。

  在课题实践的过程中,总课题组注重对课题研究方向和路径的把控,确立了教学改进必须坚持的原则: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进是一个长期的、多阶段的过程;教学改进的推动力是专业技能的分享、团队的合作;教学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改进要有清晰的目标。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四个抓手:相关的教育政策;学生个体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教师的教学;学校的管理。注重把教育价值追求、绿色生态化等教育理念运用于区域初中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并逐步使二者深度融合在一起。

  本课题注重在实践中研究、反思,努力探索区级组织、学校单位、教师个体教学改进的特征与规律,努力研究、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课题采用跨部门、跨学科的组织方式,来自研究机构、初中和行政部门的教育理论研究者、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共同组成协作研究团队。课题组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了阶段性研究工作,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更新了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理念、创新了区域及学校的教学研修模式,并在基层学校形成了一批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教学改进经验,把一批学校建设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学习型学校。

  在本课题的引领下,我区的初中学校围绕最细微、最基本的教育教学环节展开研究,把打造“温馨、情趣、有效课堂”作为教育内涵发展的新突破。其中“促进教师发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这些学校工作的鲜活主题,已成为学校最丰盈的教育实践研究领域。许多学校在上述几方面开展了具体的研究与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已获得了大量的教学改进的经验与做法:

  一是构建了区域推进初中教学改革的“宝塔型”研究模式。微观层面激活基层学校的改革活力,让学校直接参与课题研究;中观层面是发挥教研室与教科室等专业机构的作用,让他们引领和推进研究;宏观层面建立了区域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校际交流、专家与一线教师的直接合作。构建了一个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理论与实践联动的改革机制。

  二是推进了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学。在本研究中,区域强调以学定教,构建了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学支持系统:迅速确定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制定改善计划、为学生提供持续支持等。这一系统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真正实现学生学有所成。

  三是建成了教学改进的长效机制。它包括“成果解析—理论联系一实践创新一制度保障”几个环节。课题研究中的实践与理论的联系,既扩大教学改进成果的推广面,又切实提升了教师素养。

  本项研究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初中教育薄弱问题,以促进初中学校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转型发展、走向绿色生态教育为目标,开展了较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在本课题结题之际,为了更好地归纳经验,展示、推广研究成果,并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听取意见,我们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提炼为这本书,奉献给广大的初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真诚地希望它能对教学改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起到一点助推作用。本书是所有参与本课题及相关子课题研究人员的心血和结晶,它凝聚了全体研究人员的智慧和心血,体现了大家对教育事业的诚挚热爱。数以百计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课题研究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构建了区域层面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在此,要对这共同体的全体成员的真情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一项通过不断地改进来逐渐提升自身专业水准的事业,更是一项提升人们精神生活涵养心灵的事业。希望本课题研究的成果,能够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中来。

  (本课题获得上海首届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