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在线教育 > 平台研究

平台研究

王奕标:关于翻转课堂理论基础的探讨

2015-02-28 11:55:02平台研究
  翻转课堂的基础理论(基本理论)是指关于翻转的其本观点和看法,包括翻转的概念、本质和原则等,而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是指支持翻转理论的理论,一般指已有的、成熟的、对翻转

王奕标:关于翻转课堂理论基础的探讨

  翻转课堂的基础理论(基本理论)是指关于翻转的其本观点和看法,包括翻转的概念、本质和原则等,而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是指支持翻转理论的理论,一般指已有的、成熟的、对翻转有指导意义的学习理论,如精熟学习理论。近日在翻转课堂实践研讨群里聊到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发现大多数老师除了能说出掌握学习理论,其他不甚了了,甚至有老师一口气罗列一串学习理论,因此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一番探讨。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是翻转课堂得以合法存在和有效发展的理论依据,是指导翻转课堂实践与发展的指南。由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是先实践,后理论,因此目前为上,关于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还没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掌握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在知识传授阶段,让学生可以自己掌控学习。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时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因此,翻转课堂的两位创始人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认为,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不是别的,而是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Mastery Learning)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课程论专家布卢姆(BLOOM)提出的学校课堂学习理论,集中反映了布卢姆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观点。掌握学习理论被介绍到世界各国,并运用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布卢姆因此而享誉世界。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该内容的掌握程度。换句话说每一位学生掌握同样的教学内容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该内容的掌握水平,而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者则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因此,掌握学习理论不仅是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对翻转课堂的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校和老师应该创造条件,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掌控自己的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解释了在知识接纳阶段学生是如何掌控学习节奏的,但知识的接纳和记忆仅仅是翻转学习的初级阶段,还有一个更重要、更高级的阶段是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掌握学习理论并不能解释翻转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个更重要的理论假设,自然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从建构主义的视野来看,翻转教学视频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知识传播步调一致所带来的无视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使得部分因跟不上集体的步骤而掉队,部分理解力特别强的学生则觉得过于浪费时间。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学生的学习就是毫不意义的。学生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能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显然,创设情景、协作探究、展示交流和意义建构,构成了翻转课堂的主要活动内容。

  三、自组织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得以展开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假设和前提是承认学生可能不依靠教师的灌输,而是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通过自我教育和互助教育,学习任何东西。这个理论假设就是自组织学习理论。

  自组织学习理论是印度教育家苏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 )通过著名的“墙中洞”教育实验而总结得到的教育和学习理论。苏迦特·米特拉在印度山区的偏远小村,放置“墙上的电脑”并装上摄像头对孩子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发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任何学生可以教会自己和同伴任何知识和技能(Kids can teach themselves),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实践;机器和技术不仅能替代教师的部分作用,而且在某些方面会比教师做得更好;学习的最大乐趣和动力是可以教会其他人学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开放,人类的学习必然由“他组织”向“自组织”发展。自组织学习将成为人类的主要学习方式。翻转课堂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技术支持的自组织学习,借助教学视频的支持,学生可以自己组成学习小组,不仅完成对知识的个性化学习,甚至通过协作探究,展示交流,意义建构,完成自己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主要是就智力而言的,其实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阐明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起源,突出了教学的作用,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彰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明确了同伴影响与合作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启发了对儿童学习潜能的动态评估。

  “教学应当是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是维果茨基对教学与发展关系进行深人研究后所提出的最主要的结论。因此,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之一。翻转课堂教学起点的设计只有落脚于通过视频学习,基本掌握本课基础知识后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翻转后的课堂教学必须在课前视频学习的基础有所拓展与创新;拓展与创新又务必以课前任务的完成为前提和依据。拓展与创新的问题如果偏离了“最近发展区”,就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丧失信心;问题如果太容易,学生则失去探究兴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