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全国优秀家庭教育研究员陈可英今晚8点做客直播间,开讲《做最好的家长》|家长学堂

2016-09-23 12:02:07父母学堂
轻触上方蓝色字“作文导师团”即可关注,感谢您的阅读。 做最好的家长 活动时间 :2016-09-23 20:00:00 活动地点: 家长学堂直播间 主讲介绍: 陈可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第二期全国家庭教育骨干研究班学员。在25年教学中接触到不同学段、国内外的教学对象,对家庭教育有深入的领悟

  >>>轻触上方蓝色字“作文导师团”即可关注,感谢您的阅读。

  

  做最好的家长

  活动时间 :2016-09-23 20:00:00

  活动地点: 家长学堂直播间

  主讲介绍:

  陈可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第二期全国家庭教育骨干研究班学员。在25年教学中接触到不同学段、国内外的教学对象,对家庭教育有深入的领悟和探究。《家庭教育:给孩子一个永远的精神家园》获地市级家庭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多篇家教文章在《浙江教育报》、《当代教育家》等报刊发表,多次深入学校、社区开设讲座。

  精

  彩

  分

  享

  在生命历程中,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精神的成长。教育培养人就是培养人的精神,最终使人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进化中得以成长。而成长的起点站是家庭,是家庭教育,所以——

  家庭教育:给孩子一个永远的精神家园

  解读:源头活水是家教

  家,是庇护所,是伊甸园,是心灵的故乡,总令人想起港湾,想起阳光和雨露。而家教就是营建堤岸,播撒阳光和雨露,培养习惯、人格、德性的过程。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小学的爱迪生,从被老师赶出课堂的“笨学生”“低能儿”到以平均三天一项发明成为名副其实的“发明大王”,他善教的母亲功不可没;

  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雷娜于1939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日后成为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是因为居里夫人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人格,强化体魄训练,锻炼意志和力量,特别是她成功地发掘了两个女儿的天赋;

  追溯中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生平,我们可以发现,他之所以较早地用中国传统的目光来研究西方的精神,则起源于他小时候所受的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尤其是来自父亲的直接影响;

  再如以文明志者,朱自清在《背影》中深深追忆父爱,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诚挚感恩母亲,从中不难找到他们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民众谋幸福的精神底子。

  绵亘中外,成功家教给予我们的启示很多:

  • 父母作为孩子的天然的启蒙老师和引路人,夯实孩子基础的“第一人”,责任重于泰山;

  • 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如果这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形成的意识烙在孩子心灵的最深处,影响一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由“家教”活水来。

  质疑:孩子心中千千结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 每听这首歌,眼前总有一个本不该“识愁滋味”的少年拨响凄清的吉他,在很深很深的惆怅里寻找心灵的太阳,他孤独的眼神充满的是对家的渴望。

  心结一:“爱,不要成为囚,压得我没了轻盈的身影”

  有一份调查显示,37.8%的中学生在家里有“被监视”的感觉;22.3%的中学生有“被审问”的经历;11.9%的中学生发现“父母趁自己不在时偷看过自己的东西”,做父母的成了“家庭警察”的角色。被调查的60.3%的中学生认为,对时下的“减负”,父母持反对态度;55.2%的中学生明显感受到了“父母在学习上施予的压力”;有51.4%、39.1%和47.6%的中学生分别对“父母经常就我们成长的迷惑,与我们一起探讨”、“父母常对我们进行一些生理知识的教育”和“父母常给我们提供增加社会阅历和处世经验的机会”的问题作了否定的回答。在教养内容上只重学习,而忽视了孩子成长所需均衡的心理营养,结果只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心结二:“前面的山峰巍峨,请你不要拉着我,你给了我力量,我的攀登又算什么”

  娇纵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孩子就失去了学习独立的机会,也没有机会让孩子从小懂得去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同情别人、体贴别人。这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久而久之,还会养成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出现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情感发育严重不足。

  心结三:“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象是多余的”

  我们可以浪漫地说: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但面对残缺不全的家庭,我们很难将诗情画意挥洒。亲情是一种营养、一种力量,可以影响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所以赫伯特会说:“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研究表明:无论是单由父亲抚养的孩子,还是单由母亲抚养的孩子,都比生活在“完整型”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性格扭曲或个性畸形。

  还有的家庭因条件富裕不担心孩子今后的生活出路而疏于管教、有的家庭则忙于谋生而无暇顾及子女……不当的家教就这样使孩子在精神成长的入口处就结结丛生。

  解结:对接理想与现实

  总是有理想化的选择,却又摆脱不了功利的现实。家庭教育处于两难,孩子的心结是真结,会不断结。所以必须基于正确的定位,着眼理想的发展,把家庭教育的声音和能量放出去,要从思想层面到操作层面干起来,且行且思,实现家教与孩子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构筑家教新生态。

  一、端正一个认识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清代顾嗣协有首《杂兴》诗:“骏马能历险,历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并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当苛求。”是说用才当扬长避短,而培养教育孩子又何尝不该因势利导呢?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博士也谆谆告诫:“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当的领域,使其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评比,多花心力找出每个人天赋加以培养。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也千变万化。” 走出轻德育重智育的误区,掌握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本性的发展规律,固守“因材施教、顺其自然”的家教理念,做到“无为在行,有为在心”,关注过程,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二、创设一种氛围

  孟母三迁,孟母是非常明晓环境的重要教化作用的。健康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发展的“环境”,也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愉悦,有利于孩子充分发挥天性中积极的因素健康成长。如果一旦发生婚姻危机,也千万不能危及孩子,一旦要妥善处理好孩子的抚养与管理,不能推诿责任,不要限制孩子与父母任何一方的亲近与接触,让孩子远离心灵的伤害。

  三、把握一个支点

  把“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引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支点是什么呢?重读《小马过河》的寓言,马妈妈就给了小马一个生存的支点,那就是让小马对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然后按照自我的认识去做自己的事,也就是给孩子一个自己找寻生命道路的空间——给孩子提供一个对现实生活了解认识的条件,给孩子制造一个对问题作出分析判断的机会,给孩子发挥一个用自身的力量改造客观世界的空间,这就是育人的支点。

  四、树立一个榜样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在孩子面前打开的第一扇通向周围世界的窗户就是父亲、母亲的个人榜样。首先,父母在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上做出榜样。还有父母应当将更为重要的东西教给孩子,那就是一些精神上的东西,如:勤奋、坚韧、豁达、协作、责任心、竞争意识等。在家庭中,也要让孩子看看自己为事业努力奋斗的模样,看见父母孜孜不倦的精神,孩子才会了解努力是多么重要。一面看电视或一面打麻将,一面督促孩子用功的父母,是不可能给孩子有效的影响的。

  五、制定一份计划

  有这样一个公式:5加2等于零。为什么呢?孩子通过学校的教育变得非常好,自理能力或学习上都有进步,但是回家之后这两天家长不管,他又开始回到以前那种生活。特别是现在教育逐步走向密集型,寄宿制学生越益增多。如果家长不能帮助孩子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将遗患无穷。如建立家庭娱乐计划,提升亲情投入,提供户外活动的机会,带领孩子到农村、学校、工厂、城市、田野、山川、河边、树林、图书馆、博物馆、展览会、商店等地去观察和思考,开启孩子视野和思维的世界,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值得效仿。

  教育的效果还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通过丰富多样的家校联系方式,建立同心工程,构建绿色通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谁说培养孩子不是一场战役?谁给孩子构筑了永远的精神家园,谁就先稳券在握!

  

  编辑:琳琳老师,文章选自陈可英老师博客。

  

  点阅读原文,一步跨进直播间,今晚8点,陈可英老师与你相约——学做最好的家长,来吧~

文章评论